最近闺蜜搬新家,拉着我陪她挑电磁炉。店员一个劲推荐触摸式新款,说这是\\"厨房黑科技\\",可我俩对着玻璃面板一通乱戳差点当场翻车。回家后我专门拆了自家用了三年的触摸式电磁炉研究,才发现这类产品真没想象中简单。
先说工作原理,触摸面板其实是通过人体电流感应来识别指令的,所以冬天手干或者沾了水就容易失灵。有次我煮火锅时溅了滴油在面板上,温度加减键直接进入\\"鬼畜模式\\",最后还是拔电源才停下来。
对比传统按键款,触摸式的优势很明显:平面设计不留卫生死角,湿抹布一擦就干净;还能做炫酷的LED彩屏显示。不过维修师傅告诉我,这类面板故障率比机械按键高30%左右,特别是频繁使用的火力调节区,电容元件老化后会出现反应延迟。
选购时要重点看三个细节:面板必须是微晶玻璃材质,指甲敲击有清脆声;防误触做得好的机型会有0.5秒延迟响应;底部散热孔得带防蟑螂设计。上周帮邻居修机器,拆开发现蟑螂在电路板上搭窝,就是因为散热栅间隙太大。
现在高端机型开始用上压力感应技术,像手机3D Touch那样根据按压力度调节火力,这种设计既保留了触控的科技感,又解决了盲操难题。不过价格直接翻倍,对于天天爆炒的家庭来说,或许传统旋钮款才是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