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接到个挺有意思的活,客户搬来台用了十年的专业功放。开机时电源灯闪两下就灭,跟夜里的萤火虫似的。拆开外壳发现主电容鼓得像小馒头,这要换新手可能直接换电容了事,但经验告诉我事情没这么简单。
用万用表测次级电路时,发现整流桥堆有组二极管反向阻值异常。这就像炒菜忘关火,隐患大着呢。换了桥堆和电容后,试机居然还是保护状态。这时候得用排除法,断开前级供电线,发现是过流保护模块的取样电阻烧了,这种芝麻大的元件最难排查。
最头疼的是调音环节,客户坚持要恢复当年的低频力度。通过信号发生器发现30-50Hz频段有凹陷,原来是补偿电路的运放性能衰退。换了颗JRC4580运放,再用示波器微调反馈电阻,终于让低频找回了那种拳拳到肉的感觉。
维修老音响就像中医把脉,得望闻问切全套上。别迷信厂家的维修手册,有些古董机的设计缺陷得靠实际经验补足。最后试机时听到蔡琴《渡口》前奏的那声鼓响,客户笑得跟捡了宝似的,这大概就是维修师傅最满足的时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