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帮朋友整理相机时发现,有些故障真的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。去年我收过一台泡过海水的单反,拆开后盖看到主板像被盐霜覆盖,这种程度的腐蚀连老师傅都直摇头。
主板烧毁冒青烟的情况最让人头疼,特别是雷击或电压不稳导致的芯片爆裂,这类精密元件一旦损毁,原厂都未必有备件更换。遇到相机自动重启伴随焦糊味,建议立即断电送检。
镜头长毛起雾斑超过三个月基本没救,霉菌会啃食镜片镀膜形成永久性雾斑。上周遇到个客户,梅雨季把相机塞在衣柜半年,拆开镜头连对焦螺纹都爬满菌丝,这种只能整套光学组件报废。
CMOS传感器划伤的维修成本往往超过机身价值,我曾见过用纸巾擦传感器留下蛛网状划痕的案例。要特别注意更换镜头时保持卡口朝下,避免灰尘落入。
如果相机经历过重摔导致框架变形,即便勉强修复也会影响防抖精度。去年维修过一台登山摔落的微单,虽然换了外壳,但五轴防抖始终有0.3毫米的偏差量。
当维修报价超过新机价格的60%,或者师傅明确说\\"修好也用不久\\",就该考虑退役设备了。定期备份存储卡,给电子防潮箱配好湿度计,这些小习惯能让相机多陪你走几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