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夏天给老顾客修完空调,他边擦汗边感慨:\\"你们这行看着简单,实际门道不少吧?\\"这句话让我想起三年前租下这间20平米的店面时,连工具清单都要上网查的日子。
店铺选址别光盯着社区底商,五金店周边的空置铺面往往租金低30%。工具箱里除了万用表、焊台这些基础设备,记得备两套不同品牌的螺丝刀套装——遇到过三次海尔冰箱因为螺丝特殊差点耽误维修的情况。
客户档案本比你想的重要得多。我用活页笔记本记录每个客户的电器使用年限,现在能准确预判老客户何时需要更换电容或压缩机。上周刚提醒王阿姨换掉用了八年的洗衣机排水泵,避免了下周可能的漏水事故。
最容易被忽视的是零配件采购渠道。和本地电子城的三个批发商保持好关系,去年美的电饭煲主板缺货时,靠他们的调货渠道多接了17单生意。最近开始用橙色软件批量采购通用型保险丝,成本比实体店低40%左右。
现在这条街上有四家维修店,但我的回头客占比65%。秘密在于维修后多做的三件事:给金属接头涂防锈油、清理散热器积灰、用手机拍下设备铭牌提醒客户保修日期。这些不起眼的小动作,让客单价提升了2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