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夏天在城中村租房子时,偶然发现隔壁王叔总在楼道里摆弄各种电器。有次他边修着破旧电风扇边和我闲聊,才知道这个五十多岁的下岗工人,靠着街坊四邻的家电维修单子,每月收入竟然比写字楼白领还高。
找准高需求设备切入
别一上来就想着修全品类,王叔最早专攻电热水壶和电饭煲。城中村出租屋里这两种小家电损坏率超高,换个温控器成本3块钱,收费30元还能让租客觉得划算。后来拓展到洗衣机排水泵维修,拆开底盖清理头发就能解决八成问题,这种活十五分钟完事收费80元,比换整个泵省事得多。
建立傻瓜式接单网络
王叔在每栋楼的公告栏都贴了手写广告,特意把\\"修不好不收费\\"几个字描得又红又粗。他还把老年机号码印在牛奶箱上,让菜鸟驿站的老板娘帮忙分发。最近开始用微信拍短视频,展示怎么用一根铁丝修好冰箱门密封条,评论区每天都有人@他求助。
灵活收费有讲究
碰上年轻租客急着用电器,王叔会现场报价加20%作为加急费。给房东修空调时故意留点小毛病,等下次租客报修又能赚二次钱。最妙的是回收报废家电,把还能用的压缩机、电机拆下来,转手卖给二手家电贩子,去年光这块额外收入就有两万多。
有次见他用热熔胶修补微波炉转盘支架,我好奇问为什么不换新零件。他嘿嘿一笑:\\"这种塑料件原厂卖45,淘宝同款9块包邮,你说客户愿意选哪个?\\"说着从工具包里掏出个贴着不同颜色标签的零件盒,\\"红色标签的进价不超过10块,但报价时可都是按品牌配件算的\\"。
现在王叔带着两个徒弟,专接那些维修店嫌麻烦的小单子。他说这行秘诀就八个字——小修大报、快修多跑。前几天看见他新换了电动车,后座焊了个能装下小型洗衣机的铁架子,这移动维修站算是被他玩明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