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使用空调时,若发现制冷效果明显减弱、外机噪音异常增大或管路结霜不均匀,极有可能是制冷系统中混入了空气。这种情况会导致压缩机负荷增大,不仅影响制冷效率,还可能缩短设备使用寿命。
第一步:确认空气混入特征
当空调系统混入空气时,最直观的表现是高低压压力表数值异常波动。正常制冷模式下,低压压力应在0.4-0.6MPa,高压压力在1.5-1.8MPa范围内。若压力值持续偏高且伴随压力表指针剧烈抖动,即可初步判定存在非冷凝性气体混入。此时用手触摸压缩机外壳会感觉温度异常升高,较正常工况高出10℃以上。
关键处理技术:分阶段排气操作
关闭空调电源并静置20分钟,待系统压力稳定后连接复合压力表
将黄色软管接入制冷剂回收罐,蓝色软管连接低压阀,红色软管连接高压阀
先开启低压阀缓慢排气,观察到压力表指针稳定在0.5MPa时暂停
启动空调制冷模式运行10分钟,观察压力波动情况
重复排气-运行检测流程直至高低压值恢复标准范围
注意事项
排气过程中需保持环境通风,避免制冷剂泄漏造成安全隐患
使用扭矩扳手紧固接口,确保密封压力达到35N·m以上
每次排气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,防止过量排放制冷剂
完成后需用电子检漏仪检测所有阀门接口
预防性维护建议
每年换季前应进行系统真空度检测,使用真空泵将压力抽至-0.1MPa并保持30分钟不回升。定期更换干燥过滤器,建议每2年更换一次硅胶干燥剂。对于使用R32等新型冷媒的设备,必须采用双重密封阀组件,可降低80%以上的空气渗入风险。
当遇到管路严重氧化或系统多次进气的情况,建议联系厂家授权服务点进行深度维护。专业技术人员会采用氮气吹扫工艺,配合超声波检测仪定位泄漏点,确保系统恢复最佳运行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