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车主在驾驶时会突然发现仪表盘上亮起“TP MS”的黄色警示灯,这个带有英文缩写的标识常让人摸不着头脑。其实这是轮胎压力监测系统(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)的缩写提示,当系统检测到胎压异常时就会触发报警。这个看似简单的警示背后,可能隐藏着多种需要及时处理的情况。
汽车配备的TPMS系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监测胎压:直接式传感器和间接式测算。直接式传感器安装在轮胎内部,能实时监测每个轮胎的气压数据,精度可达±1.5psi,当胎压低于标准值25%时会触发报警。间接式系统则通过ABS轮速传感器计算轮胎转速差异,当某个轮胎转速异常加快(说明胎压不足导致滚动半径变小)超过设定阈值时就会亮灯。
遇到TPMS报警时,首先要立即降低车速至安全范围。建议在平坦路面停车后,用随车配备的胎压表手动检测四个轮胎的气压值。冬季气温骤降时,胎压可能因热胀冷缩下降10-15kPa,这种情况只需补气至车门框标注的标准值(通常前轮220kPa,后轮230kPa)。夏季长途行驶后若报警,应等待轮胎自然冷却后再检测调整。
若胎压正常但警示灯持续点亮,可能是传感器出现故障。安装在轮毂内的传感器电池寿命通常为5-7年,电量耗尽时会导致信号中断。某些车型(如德系车)在更换轮胎后需要进行系统复位,可通过方向盘下的SET按钮长按3秒完成初始化。对于配备主动式传感器的车辆,还应注意避免使用含金属成分的补胎液,这类物质可能堵塞传感器气门造成误报。
特殊情况下,TPMS警示可能与其他系统联动。比如当车辆ESP系统检测到抓地力异常时,会协同TPMS进行多重报警。在冰雪路面行驶时,建议将胎压比标准值调低10-15kPa以增加接地面积,但调整后需通过诊断仪重新校准监测系统。值得注意的是,改装轮毂或更换非原厂规格轮胎时,必须同步更新TPMS的匹配参数,否则可能导致系统持续误报。
定期维护是预防TPMS故障的关键。建议每季度用肥皂水检查气门嘴密封性,每年做一次传感器诊断。当系统反复误报时,可用磁铁靠近轮毂位置激活传感器自检模式。对于2014年后生产的车辆,按照GB 26149标准要求,TPMS系统必须能在车速超过25km/h后20秒内完成自检并报警,这项设计标准保障了行车安全的及时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