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空调运行时,不少住户会发现外机底部持续滴水,这种现象常被误认为是机器故障。实际上,这是空调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正常排放的表现。要理解这个现象,得从空调工作原理说起。
当空调制冷时,室内机的蒸发器表面温度会降至露点以下,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。这些水滴通过集水盘汇集后,经排水管排到室外。部分老式空调会将冷凝水直接排至外机顶部,借助外机运转时的震动和风力将水滴甩出,形成类似\\"出汗\\"的现象。
排水管堵塞是导致外机异常出水的主因。灰尘、藻类在管道内壁滋生会形成生物膜,特别是梅雨季节,排水管坡度不足时更容易积水。去年黄梅天,杭州某小区就出现过整栋楼空调外机集体\\"喷水\\"的奇观,后查明是排水管集体被苔藓堵塞所致。
安装工艺也影响排水效果。规范的安装要求排水管保持1%以上的坡度,每米下降不少于1厘米。有些安装工为图省事,将排水管随意盘绕,导致管内形成气阻。这种情况可用注射器从外机排水口反向注水疏通,必要时需重新布管。
环境因素同样重要。当外机安装在密闭空间或通风不良处,排出的水蒸气无法及时蒸发,就会在外机底部积聚。建议保持外机周围30厘米净空,定期用软毛刷清理散热片。去年上海某办公楼就因外机被广告牌遮挡,导致冷凝水倒灌进机房酿成事故。
遇到外机持续大量排水时,可先检查内机滤网是否过脏。实验数据显示,积尘滤网会使蒸发器表面温度降低2-3℃,显著增加冷凝水量。定期清洗滤网不仅能减少50%以上的排水量,还可节电15%左右。若排水管无堵塞且安装规范,外机适度出水反而是系统正常运行的标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