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清楚电磁炉里的康铜丝,得从它的位置说起。拆开电磁炉底壳,在线盘线圈旁边能看到两截银白色金属条,用螺丝固定在陶瓷支架上,这就是康铜丝。别看它长得不起眼,少了它整个电磁炉都得罢工。
这玩意儿主要有两大作用。第一是当电流\\"监视器\\"。电磁炉工作时电流能达到10安培以上,康铜丝通过自身电阻把大电流转换成电压信号。主板上的芯片就靠这个信号调节功率,防止电流过大烧坏IGBT管。第二是温度补偿,康铜丝的电阻温度系数特别低,环境温度变化时阻值几乎不变,保证电流检测的准确性。
维修中发现,康铜丝出问题最常见两种情况。一是长期高温导致氧化,表面生成黑色氧化层,这时候阻值会变大,电磁炉就会出现E5故障代码(过流保护)。二是固定螺丝松动造成接触不良,这时候开机可能直接跳闸。去年修过一台美的电磁炉,用户反映加热时断时续,拆机发现康铜丝焊点有裂纹,补焊后就恢复正常了。
检测康铜丝好坏有诀窍。正常阻值在0.01-0.05欧姆之间,得用四位半数字表才能测准。如果没专业工具,可以观察外观:发黑发黄的要重点检查,用砂纸打磨后阻值应该能恢复。安装时要注意,两颗固定螺丝必须拧紧,但力度太大又容易压断陶瓷支架,这个分寸得靠经验把握。
最后提醒DIY爱好者,带电检测时千万小心。有次见新手直接拿表笔戳通电的康铜丝,结果表笔头都烧熔了。正确做法是断电后拆下检测,或者用隔离变压器供电。实在没把握的话,还是找专业维修人员处理比较稳妥。